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受访人:戴明 长城华冠知识管理总监
记者:IPRdaily 李梦
戴明,1991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汽车工程专业。先后在一汽红塔、北汽福田从事汽车开发,负责整车总部置,整车性能开发等工作。2005年加入长城华冠,历任技术总监、项目总监等职。现任知识管理总监,负责长城华冠集团知识产权方面的工作。
IPRdaily:最近长城华冠旗下的前途汽车有新车型K50电动跑车上市,也借着这个机会采访到了长城华冠。可能很多读者还不是很了解我们公司,戴总请介绍一下我们公司。
戴明:长城华冠成立于2003年。由于我们董事长陆群和总裁王克坚都是工程师出身,对于技术的发明以及成果保护是有着超前的意识的,因此和其他同时期成立的企业相比,长城华冠在建立之初就已经很重视知识产权了。和其他互联网造车企业不同的是,我们虽然也是新势力造车但是我们公司的核心在于深入做技术。
我们从一个汽车设计公司起家,为国内外知名汽车企业进行了多达40余款汽车整车开发及局部改型的开发工作,数款车型在市场上取得巨大成功。一路走到现在,又在汽车设计的基础上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前途汽车,取得了发改委和工信部的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完成了工厂自建,首款前途K50电动跑车也已经量产上市。公司转型为一家汽车设计+新能源整车制造+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制造的汽车集团企业,中间发展的过程很艰难但是也充满了对于未来的期待。
IPRdaily:咱们的前身是家设计公司,是什么契机让我们转向做汽车制造了呢?
戴明:成为电动车整车生产企业是公司高层在2010年之前就做出的规划,知识产权与创新的机会也是促成这个决策的原因之一,当时国内汽车行业对于知识产权还不像现在这样重视,我们的创新能力可以解决电动汽车的难题,通过知识产权的布局可以形成巨大的优势,我们决定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具有良好性能的,最符合用户需求的电动汽车。
以前汽车行业的制造思路是”短平快”,买来国外的汽车进行拆解然后做逆向设计,基本没有考虑到是否侵犯了别人的知识产权。但是与此同时自己研发的东西其实也是有技术含量的,但是也没有合理地申请保护,更没有系统化的知识产权布局。国内的汽车行业的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与国外有很大差距,长城华冠看到了这个创新的机会,也抓住了电动车这个新兴的风头,自主研发,推动创新。从前途K50项目启动到今天长城华冠的专利申请数量是1294件,受理量是1075件,发明专利530多件,今年还会有500件的申请量。正是通过创新使我们的车有了良好的品质。更重要的是我们形成了有利于创新的制度体系。
IPRdaily: 中国的知识产权相对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也使咱们的产品开发受到了制约,谈一下长城华冠在这方面的应对?
戴明:中国和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差距,就国内企业来说,还是底层制度对于创新的不友好。一项发明从申请到授权,到真正的投入使用,在国内的企业内部是有很大的阻碍的,资金就是很大的一个问题。新专利的研发本身就像一场赌博,因为上层的领导明白这个创新短期内可能无法创造价值,投入的成本太高,因此错过了很多优秀的发明。殊不知,创意错过后,被别人领先并投入量产,那只能追悔莫及。中国不缺少创新的能力、不缺少创新的人才,缺少的是创新的制度与体系。只要建立好创新的体系,相信不要多长时间我们的知识产权就能与国外同步,某些方面做得会比国外还好。
不过上述情况近些年已经开始好转,企业对于研发、创新的重视程度空前增加,从中国的年度专利申请数量已经超越美国可以看出来,中国已经进入了知识产权意识提升期。我们长城华冠建立的是最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对创新的投入是很大的,除了制度上对于研发创新的巨大支持,还有对于研发人员的各种鼓励措施。
通过知识产权布局分析,找到国外企业创新的优势方面,也找到他们的劣势,同时结合我们自己的优势,有针对的创新,并据此形成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形成我们的优势。
华冠在做整车开发时首先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社会的创新资源,包括国外的资源,但是对于现有资源无法解决的难题我们是要花力气进行创新的,我们有良好的创新评价机制,以保证投入的合理性。我们的轻量化、电池箱、整车管理等部分都有大量创新,申请了大量优质的专利,这些专利成为我们的优势,只要我们在知识产权上有了一定的优势,面对国外的竞争者自然就有底气。
IPRdaily:那我们内部对于研发人员是否有什么鼓励措施?
戴明:对于研发人员的奖励是必不可少的。虽然对于研发人员给予经济奖励是一种激励,但是如果发明本身能够得到支持,并通过公司研发与生产体系落到实处,这就是对他最大的奖励。我们所有申请的专利都是经过了试验、认证等流程用到了产品上的,这也是我们产品品质良好的根本原因之一。有价值的专利我们会给予现金一万元作为奖励,如果该专利投入了生产创造了价值,还会根据销售量来进行后续奖励。所有的发明我们都会有内部专家评估之后,进行有选择性的申请,我们企业绝不会为了冲专利量、发明量来做一些和我们的工作没有关系的申请。 华冠的创新制度体系让工程师对创新有一种执着,有一种兴奋。
IPRdaily:请谈一下长城华冠知识产权的下一步建设思路。
戴明:长城华冠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体系,是一个有机体。我们有一套自己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体系,从专利布局,到专利识别,到技术方案制定,到标准制定,到产品研发,样品制定到投入实验,甚至推广工作,都是我们长城华冠知识产权工作的一部分,这样一来,在我们公司一说到知识产权部门,不仅仅是申报专利发明的职能,更多的是一个创新的推动部门,我们整个公司就是一个知识产权创新的有机体。
未来我们的建设重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知识产权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化是发展的必然,所以建立一个逻辑合理符合自身企业需求的有机的知识产权管理信息化系统是必需的。其次,重视研发人员的切身利益,最重要的是协助研发人员的创新,落实研发人员的创新。最后,根据自身需求合理布局专利,保证我们的创新是符合公司目标的,为用户带来利益的创新。所有的建设最后都会落实到制度体系上,体现在不断申请的优质的专利上,形成的是我们的知识产权优势!最后一定是做出最优质的产品。
IPRdaily:在知积产权管理方面,长城华冠目前采取了哪些方法,辅助知积产权管理呢?
戴明:之前的Excel表格管理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容错率也是十分低的,对于流程操作人员的细心程度要求十分高。近期,我们的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刚刚上线,但已经让公司的工程师以及领导都看到了其便捷性,信息化的工作模式大大提高了我们研发的工作效率。比如,工程师有了创意点可以在系统里查看是否有相似专利,避免做无用功。专利申请后,工程师和领导能实时查看专利状态,从而对企业整体的知识产权状况可以一键管理。这个系统在导入我们公司时,根据我们的创新体系进行了创新设计,比如指标配置和域控,这些配置规则繁琐复杂,但是他们很愿意吸收我们的管理理念,满足企业内部的管理需求,最后形成了适合公司发展的信息化知识产权管理系统。而该系统的真正优势在于知识产权管理的信息化与平台化,它不但可以让部门管理者根据公司开发计划合理规划创新方案,同时还可通过系统与国家公布的专利相对接,系统分析行业创新动态,指导自己的创新,从初步使用来看这是一个很优秀的信息化知识产权管理系统。
IPRdaily:简要介绍下新出的车型前途K50。
戴明:前途K50是长城华冠旗下子公司前途汽车的第一款量产的电动汽车。现在市面上的跑车大多都是汽油车,前途K50的量产上市填补了中国电动跑车产品的空白。现在做出来效果特别好,无论从造型还是性能,客户体验都很好。本车独特之处是,让开车从一个到达目的地的手段变成一个享受的过程。驾趣是这个车最大的亮点,前途K50的操控性能非常出色,开起来感觉整个世界都在你的“掌控”之中,这是K50能带给你的直观感受。
在过去,部分的汽车制造厂都是走的”逆向设计“的路,这种方式其实风险很大,慢慢国家的汽车行业也逐渐意识到了掌握自主研发的重要性开始了自主研发,长城华冠从创立就以推动中国汽车设计为己任,始终把创新与知识产权放到很高的位置。2010年,我们成立了电动车事业部门,也是经过了太多的探索才研发出了这款前途K50。 前途汽车在北京和苏州都设有研发中心,工厂在苏州,苏州还设有电池箱等部件工厂。
前途K50的NEDC(综合工况)续航是380公里,等速续航达到510公里,高于市面上的大部分电动汽车。该车的电池箱、碳纤维车身件、整车管理器等都是我们自主研发和生产的,可以适应极端天气,无论是极寒还是极热,都可以很好的适应,实现了良好的轻量化,我们用创新解决了电动汽车存在的大量难题。总之,这是一款值得拥有的高性价比(对比汽油跑车)电动跑车,必将成为中国电汽动车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IPRdaily读者福利
前途K50电动跑车正在三里屯那里花园的品牌体验店“前途驿”提供现场参观以及智趣沙龙.讲座。有兴趣的读者可关注“长城华冠”、“前途汽车”及“前途驿”公众号,公众号会定期发布各种活动信息,可选择参加。前途汽车在上海、苏州、成都、广州也设有品牌体验店,相关信息也在公众号发布。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编辑:IPRdaily赵珍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投稿”请投邮箱“iprdaily@163.com”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媒体+产业服务平台,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人,用户汇聚了中国、美国、德国、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成长型科技企业IP高管、研发人员、法务、政府机构、律所、事务所、科研院校等全球近50多万产业用户(国内25万+海外30万);同时拥有近百万条高质量的技术资源+专利资源,通过媒体构建全球知识产权资产信息第一入口。2016年获启赋资本领投和天使汇跟投的Pre-A轮融资。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IPRdaily.cn 中文网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