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公司 【猛料】袁炳松对决陈欧!还原来电诉街电专利大战之争|公司|领先的全球知识产权产业科技媒体IPRDAILY.CN.COM
返回
顶部
我们已发送验证链接到您的邮箱,请查收并验证
没收到验证邮件?请确认邮箱是否正确或 重新发送邮件
确定
产业行业法院投稿诉讼招聘TOP100政策国际视野人物许可交易深度专题活动湾区IP动态职场商标Oversea晨报董图公司审查员说法官说首席知识产权官G40领袖机构企业专利律所

【猛料】袁炳松对决陈欧!还原来电诉街电专利大战之争

公司
豆豆7年前
【猛料】袁炳松对决陈欧!还原来电诉街电专利大战之争

来   源:IPRdaily中文网

受访人:来电科技创始人 袁炳松

专访人:IPRdaily梦婷君


【猛料】袁炳松对决陈欧!还原来电诉街电专利大战之争

受访方提供:图片

来电科技创始人 袁炳松(来电哥):人物


来电科技作为共享充电宝领域的开创者,近两年来风波不断。

风波围绕的核心话题是“专利战”。


在2016年-2018年期间的共享充电宝年度专利大戏中,如果主演是来电科技和袁炳松,那最好的年度配角非街电科技和陈欧莫属。


2018年5月25日,历时一年的来电科技诉湖南海翼和街电科技两被告的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案,以来电科技胜诉暂告段落。


简要回顾案情,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以下简称“京知院”)判决两被告立即停止制造,停止使用,涉案Anker设计12口产品的行为,并赔偿来电科技共计200万元的损失。


判决一出,知产圈人震惊了。


属于来电公司的胜利标签蜂拥而至。“共享充电宝第一梯队玩家间的专利里程碑战役”;“实用新型专利纠纷案的标的额经典判赔案”;“街电输了!这是一起专利战+商战的经典案例”;“来电布局百余项原创专利,直接把陈欧的资本干翻了!”。


是的,陈欧不但被来电干翻了,还被来电干烦了。


京知院是全国首家知识产权审判专业机构,在知识产权案件审判中具有高度的权威性。针对京知院作出的一审判决,街电科技不服,并发布声明表示,已当庭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一来二往中,来电和街电的专利大戏就此唱开。


5月29日,来电回应街电针对袁炳松的人身攻击声明发表“呵呵。讲点事实,好好说话。走着瞧”。


6月11日,街电回应且指责来电不正当竞争。同时表明,涉案的两个专利有可能在未来的行政程序或诉讼程序中被宣告为无效的专利。


6月15日,来电再次回应,截止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之日,来电的涉案专利是维持有效、以及维持部分有效的审查决定。


针对上述声明总结来看。京知院的一审判决为,在维持专利有效的部分,街电的Anker设计12口产品依然落入了来电公司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随着双方声明的来往互动,事件的发展也在持续发酵。


今天,IPRdaily更多关注的是,陈欧和袁炳松对于“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同认知而带来的戏剧性差异。


袁炳松和陈欧。


一个是在深圳华强北街白手起家摸爬滚打多年而初见成绩的创业者;

一个是上市公司聚美优品的总裁以及有诸多光环加身的明星官二代。


反差如此之大的两个男人、实力如此悬殊的两家公司,对待专利保护意识同样大相径庭的共享充电宝企业代表。他们的专利战,到底因何而起?又要如何收尾?


【猛料】袁炳松对决陈欧!还原来电诉街电专利大战之争


一位是有权有势的陈欧,一位是草根创业者袁炳松。


来电科技因何成为充电宝租赁市场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之后,在综合实力差距如此之大的情况下,又是如何抗衡突袭入场的街电公司?


双方在专利交战的过程中,是否有谈判发生?是否有妥协之势?是否达成收购?又是否实行专利许可?


这些疑问,因为对陈欧与袁炳松的差距观察,也因为这起一审判决,扑面而来。而这一切,同样是外界想弄清楚的真相。为此,IPRdaily专访了来电科技创始人袁炳松。


以下是专访对话原文:


一 审 之 争


2017年5月,来电科技一纸状告湖南海翼和街电公司侵害来电公司的两件实用新型专利,涉案专利为“移动电源租用设备及充电夹紧装置(专利号ZL201520847953.1)”和“吸纳式充电装置(专利号ZL201520103318.2)”。


2017年7月,一家全称为天津西瑞尔信息工程有限公司突然以“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起诉来电科技。搜索一看,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正是陈欧。所谓的被侵害发明专利,正是他对外宣称的“一个亿买的三个核武器专利”


截止目前,陈欧主导的用天津西瑞尔公司提起的诉讼,自“查封、扣押”来电设备一台后再无动静。


5月25日,来电诉湖南海翼和街电公司的一审结果当庭宣判——来电胜诉。


IPRdaily:在来电诉街电的这起案子中,一审判决的过程大概是怎样的?


袁炳松:我记得一审总共开庭四次,最后一次,法官当庭宣判湖南海翼和街电侵权事实成立。在庭审过程中,有三个法官、两个技术调查官、一个书记员。案子审的非常仔细。当天还来了许多的媒体,现场摄影。根据我的了解,当庭宣判的案子还是比较少的。来电的案子,在判决的过程、取证方面都非常的仔细、扎实。我相信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判决是很有权威性的。


IPRdaily:这个案子的时间关系是2017年5月,来电起诉了街电。同年7月的时候,天津西瑞尔又起诉了来电?


袁炳松:是的。2017年7月,陈欧用他早前买的那三个专利起诉我侵权,用的是他旗下的天津西瑞尔公司。我对此印象非常深刻,陈欧起诉我的这起案子,我记得是7月11日立案,7月19日证据保全。


IPRdaily:从立案到证据保全这个时间很快,来电用了多久?


袁炳松:你说的对,街电诉来电从立案到保全查封的这个时间才整整7天,执法速度相当快。来电起诉街电时,按照流程,第一步保全设备,正常走流程我们就花了两个月。而街电只用了一周时间。


IPRdaily:那立案后,你们是如何反击的?


袁炳松:我们是要准备无效街电的三个专利。但是,商量后觉得无效完全是浪费精力。而且陈欧的那三个专利跟我的专利八杠子打不着边,所以我们就没有无效了。


IPRdaily:陈欧对外满世界张罗,被媒体相继报道的“花一个亿买的三个核武器专利”具体是什么情况呢?


袁炳松:陈欧的副总裁何顺曾因为一审判决找我聊过,我问过这些事情。得知的是,这三个专利是陈欧个人花钱买的。陈欧对外宣传自己一个亿买了三件专利,我相信对于知产圈而言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同时也因为他这样对外吹牛的行为,让他自己和我都下不来台。


IPRdaily:那你知情这三件专利到底花了多少钱吗?


袁炳松:我问何顺了,陈欧到底花了多少钱买的这三件专利,他没有告诉我具体数额,说反正没有一个亿那么多。


IPRdaily:据我了解,来电对于天津西瑞尔的起诉没有提管辖异议?


袁炳松:我跟我们的律师商量后觉得没必要这么做,我们直接应诉。但是发现从陈欧去年7月提诉讼到现在同样整整一年时间了,到现在为止连个开庭日期都没有排上。所以,他的主要目的不是真的要和我较量高下,而是想拖延时间。


私 下 谈 判


陈欧光环加身,创办的聚美优品是上市公司。今年5月底,聚美优品宣布以8650万美元的价格,向第三方投资机构转让宝宝树4%的股权。


如此看来,陈欧不差钱,他也不缺权势,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底气十足。


对于来电的诉讼,街电很有自信也很淡定。


直到京知院一审判决即将宣判。


这下,陈欧慌了。


IPRdaily:你前面说你和陈欧见面了,是什么时候?


袁炳松在一审开庭也就是5月25号的前一两天,陈欧通过他的人满世界找我。


IPRdaily:陈欧为什么找你,目的是什么?


袁炳松陈欧想要找我谈判,目的是希望不要出一审判决。事情是这样的,5月23日,陈欧通过他的朋友和关系,通过凡是能搭上线的的渠道来找我见面。我当时正在成都出差中。陈欧最后通过他的一个副总裁找到我,并给我打了电话,说下午想过来和我面谈一下。


于是,23日下午,陈欧那边派了三个副总裁专门飞到成都来跟我见面问有没有合作的可行性。


IPRdaily:那你是怎么回复的,最后有过去吗?


袁炳松:我说可以啊,大家合作当然可以谈。到底是交叉授权还是其他方式的合作,我要先听听你们的态度。如果是交叉授权,我要让律师去评估一下你们的这三个专利价值,如果你们的专利真有价值,那可以交叉授权。如果没有价值就算了。街电的副总裁何顺问,那我们单方面授权,标准是啥呢?


我当时说,我们这方面还没有经验,但是具体标准我们可以谈。后来,他们跟陈欧打电话,众口一词说邀请我去北京,和陈欧当面谈一谈。我当时那几天准备去重庆贵阳出差,票都已经买好了。但是陈欧非要说去北京一趟,当面聊一聊吧。那三个副总裁当场就要替我订机票,而且当着我的面给街电全国各地的业务负责人下达“军令”,说街电和来电有合作,来电的网点不要动。我这人吃软不吃硬,一看他们这么有诚意,也挺好奇陈欧到底想干啥,就过去了。


IPRdaily:一审判决时间是5月25日,事到临头了陈欧23日想起找你谈判?


袁炳松:是的,24号应陈欧的邀请,我从成都飞到了北京。我们中午一起吃饭,在聊天的过程才知道,陈欧已经事先知道要出判决了。所以,紧急火燎的找我谈判。我当时和陈欧说,我又没打算找你谈,你派三个人请我到北京找我谈,咱们能谈啥呢?而且谈判的过程中,我们也不是很愉快。


IPRdaily:为什么不愉快?


袁炳松:陈欧说他不喜欢被人掐着脖子谈事情。我当时的建议是,你出一个上策和下策,我出一个中策。行的话呢,我们就继续聊。不行的话,咱们就不聊了。我问陈欧,得到的出判决的消息具体是什么时间,他说25号下午两三点。所以我出的中策是,如果你真想谈,那么我们25号下午4点一起开发布会,对外公布我们来电和街电战略合作了。6月的时候再出一个具体合作的结果,对外公布。我当时想,只有一天不到的时间了,一时半会肯定拿不出一个很具体的合作方案。


IPRdaily:陈欧是怎么回复你出的中策建议呢?


袁炳松:我出的中策陈欧不满意,他的架势和意思是,老袁你今天必须给我一个明白话,不给一个明白话就是不给我面子。我当时听了觉得很生气:第一,我们本来就不认识,谈不上面子不面子的;第二,我们是竞争对手,没有信任基础。这更不是面子不面子的事。咱们在商言商该谈事情谈事情。而且,是你陈欧主动找我来谈的,所以你要搞清楚找我谈的目的是啥?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我出中策是为了给大家一个月的时间,做充分准备。而陈欧的态度就是,要么不出判决结果,要出判决结果了就直接打。我听完之后就说,那咱们就不谈了。


24号晚上,我们来电内部开了个董事会。大家也一致认为,这个关键时候没法谈。


IPRdaily:是因为陈欧要融资,所以他很在意判决结果?


袁炳松:不完全是。现阶段陈欧的核心是融资。但判决结果出来后,他的产品线禁止制造使用,影响会更大。


案 情 发 酵


陈欧主动找袁炳松谈判,但没有达到他的目的。


一审结果出来后,恼羞成怒的陈欧只能和袁炳松继续硬打下去。


随后5月31日,街电公司发布了声明,但内容与一审无关,多为针对袁炳松个人的犀利评价。


之后,双方就声明公告进行了3个回合。


因为一审之争,双方战火愈演愈烈。


IPRdaily:你们谈崩了,并且街电25日当庭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诉?


袁炳松:一审判决的结果出来,我相信知识产权行业的人都是非常专业的,街电在二审上的胜诉几率是不大的。但是依照陈欧的风格,肯定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扳回局面。


IPRdaily:在这之后,你们又相继发布了好几则公开声明。


袁炳松:街电的声明都是发给吃瓜群众看的。陈欧说来电的专利很简单呀,不就是那个VCD光碟、磁卡、ATM机一样的结构逻辑吗,这算什么创新?对于专业的技术人而言这样的说法,是很可笑的。而在知识产权圈,他们用“一个亿买三个专利是共享充电行业的核武器,可以快速结束战斗”的事件炒来炒去同样经不起推敲。


IPRdaily:所以,从你们的谈判过程来看,做电商出身和做技术出身的创业者思维差异很大。


袁炳松:陈欧是做电商出身,而且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度不高。通过24号的谈判可以看出来,他到了一审要出判决结果了才重视这个案子,没出判决结果前,陈欧认为我们来电会败诉。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打仗从来没输过,也从来不怕打仗”。在谈判的过程中,陈欧动不动就说“我还有几十个亿呢,融资对我不重要,我根本不差那几个钱”。


IPRdaily:从来电自身的专利诉讼经验来看,你认为创业公司申请专利的重要性在哪?


袁炳松:以我们的案子为例,在一审庭审中,街电的律师说“你们不能判街电侵权,你们判决侵权后,我们几十万台设备怎么办?”因为这个理由,我们的律师还专门做了答辩。


我认为这个逻辑是很可笑的,专利的有效性,就是为了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利。不能因为坏事做的多了,就不算作恶,同样也不能因为你满大街的都铺满了设备,就不判决侵权。


IPRdaily:这次来电诉街电的案子,对投资界的影响也很大。


袁炳松:是的,影响很大。因为陈欧拥有许多的头衔,是明星也是上市公司总裁,很大程度上是权有势的代言人。同时,他自己本身也是投资人的身份,所以在很多领域都备受关注。而这次的案子,对投资圈、创业公司的影响最大,以至于在深圳有许多的硬件公司被投资时都会被问到“是否有专利纠纷?”。已经影响了硬件投资人对专利保护的重视。


IPRdaily:那你对二审有怎样的一个预判?


袁炳松:我认为维持原判的可能性比较大。共享充电宝的案子正好处在一个风口上,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十分的重视,案子关注度也很高。通过我们近期收到的判决回馈的声音,外界对我们这起案子的关注度非常高。


IPRdaily:你对自身与陈欧之间的角色差异有什么感想?


袁炳松:我个人和陈欧很具有代表性。大家都讲他是官二代(注:陈欧的父亲曾是德阳市的副市长),他本人是斯坦福大学的高材生,30岁以前是上市公司的总裁。我自己比较普通,是草根创业者,16岁去了深圳,而深圳是一个技术迭代更新很快的创新之都。我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起起伏伏在创业,开创了共享充电宝这个新兴行业。来电作为全球这个行业的开创者,一直在用创新和技术能力说话。但陈欧呢,通过他的资本,上市公司的角色优势,直接买了一家公司迅速的进入了这个行业,并迅速实现了规模化。


在我们的角色差异下。我跟陈欧见面谈判时,我自己觉得陈欧的团队很像当年的国军,我们是土八路。他也自喻街电是魏国,而来电是蜀国。所以陈欧很清楚自己兵多将广钱也多。


但是,我很高兴共享充电宝的案子在受到这么多的关注度情况下,被很多的企业作为典型案例在分析。


商 业 闭 环


来电科技是共享经济中的主角之一,同样在共享经济中取得辉煌成绩的另一个主角是摩拜单车。他们一个代表改造传统单车行业,一个代表改造传统充电宝行业。让创业者和投资人见识到了,商业模式的重要性和颠覆性魅力。


纵观历史,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袁炳松也一样。他收获了共享充电宝行业开创者的标签、来电多起典型案例的美誉以及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的优秀创业者荣誉。但是,这一切也都是袁炳松“吃过亏挨过打”之后的经验总结。


摸爬滚打多年,来电的商业模式经住了市场的考验也赢下了多起诉讼。用袁炳松自己的话来说“一开始就意识到申请专利是对的”


IPRdaily:从来电的系列维权案子来看,你本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很强,是因何形成的?


袁炳松:我干充电宝实体行业干了十几年。我在2005年创业,2008年开工厂,也遇到过专利起诉,挨过打赔过钱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其次,充电宝租赁这个项目在2013年那会来看是很厉害的。那个时候,微信支付都是不发达的,微信支付是到了2015年春节才火起来的。


2013年底的时候,传统充电宝的销售正是很火的时候,我想到了要做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我16岁时创业,还是从深圳华强北街出来的。这是中国电子第一街,很多的电子仿品出自那里。所以,我当时创办来电时就预想到了,如果这个模式创新成功被验证可行,在中国一定会被大量抄袭。所以,我早期就布局了专利申请。


IPRdaily:来电成立初期,哪些人和事件起到了重要作用?


袁炳松:我当时做来电科技这个项目时,我的硬件技术合伙人是从格力出来的。这位合伙人本身在创新和技术上非常有实力,所以从技术到专利保护我们的意识很强。来电大量的专利都是在2015年2月份提交的。但我们的第一台原型机是在2014年10月出来的,按道理,我可以再提前半年2014年年中就提交专利申请。


来电的专利之所以写的还可以,是因为我们有第一台真机后的完善。


IPRdaily:来电的第一台真机落地推广具体是什么时候?


袁炳松:我们第一台真机落地是2015年4月17号,随后公之于众的放在深圳福田区开始使用。2014年10月份的时候,来电的第一台原型机出来了,但没公开,是因为那个时候来电是有先发优势的,是行业第一家。


IPRdaily:回过头来看,令你一想到就最激动的事情是什么?


袁炳松最令我激动的还是在想到来电的这个租赁商业模式。因为我改变了人们获取电能的方式,这个角度在商业上是极具创新性的。


    我从充电宝能做什么?

    人为什么需要充电宝形成商业闭环。

    充电宝的本质是一种可移动的带电载体。

    人真的需要充电宝吗?

    不是,人需要的是充电宝之中的电,而不是充电宝本身!


当我把这些问题想清楚后,就要想人在什么时候需要用电?是那些需要出门在30分钟以上,和需要长久待在例如车站、商场、电影院等等公共场所的人。人群和空间的关系都想清楚后,我就要预判趋势。未来的趋势是,人出门不带卡不带包,那么充电宝都可能都不会带。


所以,移动的带电载体随时可租可用,根本上解决了这些需求。


IPRdaily:构思这一套商业模式,花了多长时间?


袁炳松:我们花了三天的时间。2013年年底的12月24号至26号,三天的闭门会议、闭门思考。第二次的思考,就是去想如何实现它?之后我就去找了这方面的人才,他们也相继成为了我的合伙人。


盈 亏 平 衡


共享充电宝行业,早期成立的多家共享充电宝公司曾相继获得过资本加持,来电科技首当其冲一次性获得了四家资本共计1.38亿人民币的融资。


但共享经济来的快去的也快,2017年下半年后,共享充电宝行业融资风头就过去了。


这个时候,如何自己养活自己实现盈利才能见实力。


来电科技,在2016年8月首次实现盈亏平衡,2017年10月再次实现盈亏平衡,成为了行业最早实现盈亏平衡的企业。


“行业第一个试水的人,最早获得投资、最早实现盈亏平衡、最早发起行业专利诉讼第一枪”,来电的确是一家很快的公司。袁炳松为来电输入了源源不断的火花,而来电哥同时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商业传奇。


IPRdaily:来电2014年获得了最大一笔金额的融资,自我剖析来看,你觉得获投的因素是什么?


袁炳松:当时投资人看好来电的原因是,来电有数据模型。因为当时来电是最早的一家公司,我们自己也已经生产了1千多台机器。第二点,是因为共享单车的兴起带起了硬件共享经济,共享充电宝行业也因此被拉动了一下。第三点,是专利的价值。当时的投资人对专利的认识没有这次来电胜诉街电的案子这般认识深刻。那时候投资人只是知道专利是有用的。


IPRdaily:来电的专利申请过程是怎样的?


袁炳松:从共享充电宝火热之后,我们再申请专利时,会让专利撰写代理公司把共享充电宝的相关专利都检索一遍,避免专利申请碰壁。2017年以后,我们发现共享充电宝行业的专利提交量突然变大了。同行手中很多,知产圈也有很多。


IPRdaily:目前和来电过招的这些公司都有什么特点?


袁炳松:来电是2013年底成立,街电是2015年12月成立的。街电的第一台机器投入使用比我们晚。云充吧同样是成立在深圳的公司,在产品的风格上,我们做大设备他们也做大设备,我们做小设备他们也做小设备,而且他们很多的宣传图和文章内容和我们的宣传用语都是一样的。因此,我们起诉了云充吧并胜诉了。


IPRdaily:2016年你们起诉了云充电,街电为何不在诉讼之列?


袁炳松:2016年的时候,我们准备起诉云充吧和街电的时候,被信息误导了。得知的消息是,街电要解散了。仅剩下维护人员,所以我们没有起诉了。但街电利用2016年年底2017年春节的这个空档期,从美团挖了个职业经理人做CEO,突然猛发力后又起来了。后来正好赶上资本投资热,街电和同行很多公司在这个期间相继获得了融资。


IPRdaily:来电近年来起诉了很多家竞争对手,会不会太着急?


袁炳松:有很多的人曾问我,为什么不把对手养大了再起诉?我的回答是,很多互联网公司的起起落落可能也就是3到5年时间,而平均打一起官司就要1到2年,我们是等不起的,也不能拖。


街 电 隐 患


专访到最后,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在此,回顾街电公司5月31日的部分声明原文“市场竞争的胜负最终看的是实力,拼的是订单量和市场份额,以及精细化、专业化的运营能力。”


是的,截止目前,街电当之无愧是共享充电宝领域设备规模最大的公司,根据其官方介绍,街电用户高达2800万,日活已经突破120万。


根据街电官方公布的数据,粗略来算,即使其中只有100万人是缴押金99元在使用街电Anker设计12口充电设备,其余用户为免押金使用。那么,这100万人共计押金额也将近1个亿。


一审判决生效,二审若维持原判——停止制造,停止使用上述产品。


那么,陈欧的2800万用户将何去何从?

1个亿甚至更多的押金是否还能退还...?


IPRdaily:在来电起诉街电的这起案子中,还有一个被告湖南海翼,他们两者是什么关系?


袁炳松:街电是海翼孵化出来的品牌,最后海翼把街电卖给了陈欧。陈欧个人当时想买云充吧,最后又临时掉头买了街电。而湖南海翼是一家做国外电商的公司,在共享充电行业没有经营经验,所以街电就卖给了陈欧。


IPRdaily:那陈欧花了多少钱买的街电呢?


袁炳松:媒体报道说是花了3个亿。


IPRdaily:陈欧是做电商平台的,怎么会有一个共享充电宝的梦?


袁炳松:我不清楚具体原因。但是陈欧在买了街电后曾说,街电的目标是(2017年)10月达到估值10亿美金,只用4个月的时间。因为当时,共享单车的发展速度是这样的。街电也想复制共享单车的模式用在共享充电宝行业。但谁能想到这么快,才到2017年下半年,资本的投资风口已经过了。


IPRdaily:资本圈和行业人怎么看待这一行为?


袁炳松:我收到很多的投资人和行业观察者在交流时说,街电具有很强的投机取巧味道,陈欧和我交流的时候也说,他是进来搅局的。据了解,街电今年收到了蚂蚁金服的投资意向,5月正在商谈投资事宜,最后好像叫停了。


IPRdaily:你知道蚂蚁金服对其估值多少吗?


袁炳松:据了解是蚂蚁金服对街电估值15亿,并准备投资街电,但正好赶上了这次的一审宣判。


IPRdaily:所以这就是5月23日,他满世界找你的真实原因?输掉官司还会丢了融资,陈欧输不起。


袁炳松:资本风头已经过去了。错过这次机会,陈欧再融资恐怕需要等很久。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IPRdaily梦婷君

编辑:IPRdaily赵珍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推荐阅读



【猛料】袁炳松对决陈欧!还原来电诉街电专利大战之争

【2天成为区块链IP精英】区块链知识产权精英特训营来了!


【猛料】袁炳松对决陈欧!还原来电诉街电专利大战之争

链接未来!「2018全球区块链知识产权峰会」重磅来袭!


【猛料】袁炳松对决陈欧!还原来电诉街电专利大战之争

2018全球知识产权品牌创新峰会8月亮相上海


【猛料】袁炳松对决陈欧!还原来电诉街电专利大战之争

2018年“中国好专利”评选工作正式开启(报名通道)


【猛料】袁炳松对决陈欧!还原来电诉街电专利大战之争

2018中国·海淀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正式开启!(报名详情)


“投稿”请投邮箱“iprdaily@163.com”


【猛料】袁炳松对决陈欧!还原来电诉街电专利大战之争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媒体+产业服务平台,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人,用户汇聚了中国、美国、德国、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成长型科技企业IP高管、研发人员、法务、政府机构、律所、事务所、科研院校等全球近50多万产业用户(国内25万+海外30万);同时拥有近百万条高质量的技术资源+专利资源,通过媒体构建全球知识产权资产信息第一入口。2016年获启赋资本领投和天使汇跟投的Pre-A轮融资。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猛料】袁炳松对决陈欧!还原来电诉街电专利大战之争

本文来自IPRdaily.cn 中文网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豆豆投稿作者
共发表文章4690
最近文章
关键词
首席知识产权官 世界知识产权日 美國專利訴訟管理策略 大数据 软件著作权登记 专利商标 商标注册人 人工智能 版权登记代理 如何快速获得美国专利授权? 材料科学 申请注册商标 软件著作权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专利侵权纠纷行政处理 专利预警 知识产权 全球视野 中国商标 版权保护中心 智能硬件 新材料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躲过商标转让的陷阱 航空航天装备 乐天 产业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著作权 电子版权 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中国专利年报 游戏动漫 条例 国际专利 商标 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费用 专利管理 出版管理条例 版权商标 知识产权侵权 商标审查协作中心 法律和政策 企业商标布局 新商标审查「不规范汉字」审理标准 专利机构排名 商标分类 专利检索 申请商标注册 法规 行业 法律常识 设计专利 2016知识产权行业分析 发明专利申请 国家商标总局 电影版权 专利申请 香港知识产权 国防知识产权 国际版权交易 十件 版权 顾问 版权登记 发明专利 亚洲知识产权 版权归属 商标办理 商标申请 美国专利局 ip 共享单车 一带一路商标 融资 驰名商标保护 知识产权工程师 授权 音乐的版权 专利 商标数据 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法 专利小白 商标是什么 商标注册 知识产权网 中超 商标审查 维权 律所 专利代理人 知识产权案例 专利运营 现代产业
本文来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为http://www.iprdaily.cn/article_19401.html,发布时间为2018-07-16 08:39:26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

    我也说两句
    还可以输入140个字
    我要评论
    回复
    还可以输入 70 个字
    请选择打赏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