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文章不代表IPRdaily立场#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罗伟欢,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知识产权与法务部CI中心高级经理【1】
原标题:不按套路出牌的专利分析报告是如何铸成的?
专利分析,按照目前国内比较官方的称谓,应该为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是指运用情报分析手段,对经济科技活动所涉及的知识产权竞争态势进行综合分析,对技术创新的可行性、活动中的知识产权风险、知识产权资产的品质价值及处置方式的合理性等进行评估、评价、核查与论证,提出对策建议,为政府和企事业开展经济科技活动提供咨询参考。
对于企业来讲,专利分析应该更接地气,最好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营环节,以专利作为切入口,结合具体的企业活动(如研发、市场等),从多角度分析面对的竞争态势、知识产权风险、发展机会、知识产权行动计划,提供及时、有参考价值、可操作的对策和指导。
对很多知识产权从业者(以下统称为IPR)来说,专利分析报告可能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一项实务工作。熟悉在于,目前包含有各种专利地图的专利分析报告,业内早已汗牛充栋,其做法俨然成为行业的老套路;陌生在于,要做出一份真正切合企业需求,作为老板决策参考的专利分析报告,又有点难以入手,甚至心有戚戚然(万一老板不满意怎么办?)。
据我了解,很多时候,IPR所面对的专利分析需求,大多是以“某种工作任务”的形式提出,被按照老套路做完递交后,就没有了下文。报告观点有没有采纳?有没有真正在企业落地,体现其真正的价值?似乎都不再有人关心。而能够从企业运营角度进行系统思考并由此产生的专利分析报告,更是凤毛麟角。
那么,到底如何围绕企业运营环节中的研发、市场及决策机制,做出一份能在企业落地的专利分析报告呢?
我们的话题,就首先从专利分析的源头,也就是研发环节说起:
一、研发环节
对于绝大多数的IPR来说,企业研发环节是专利分析最对口的需求来源。如何切中研发最核心的需求,将是整个报告成败的第一步。
可惜在这一步上,目前的大部分IPR都难以做到花费精力去深挖。而一旦缺乏这关键的需求挖掘步骤,那就难免做出一个笼统、概括、到最后没有实际用处的报告(老套路也将随之产生)了。
实际上,对于研发来说,他们对专利分析的真实需求,通常都是详细而具体的(虽然可能口头或书面提需求的时候没有表达出来)。他们需要的是当前即可操作执行的、战术层面的具体结论,而不是基于战略层面的、短期内难以操作执行的前瞻性分析。整体而言,研发对专利分析的需求通常无外乎是想找到以下两个问题的答案:
(1)研发开展的技术或产品,存在哪些专利障碍?如何尽快解决,以确保自己的技术或产品研发可以顺利进行?
(2)研发进展缓慢,技术开发没有突破时,有没有现有的其他公司,尤其是竞争对手的相关专利技术,可以直接拿来参考、借鉴,从中获得启发,以推动自己的项目可以按计划完成?
为了深挖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报告的早期如果可以先检索、筛选,并先部分结果呈现给研发,然后与他们一起评审、讨论、发散,再确认进一步的输出要求,则效果往往会更好。因为,一方面,这些具体的专利可以直接从技术角度切入研发的需求,为研发提供直接的技术参考,让研发人员知道原来有这样的技术方案、其他公司原来是采用那样的手段去实现某种功能的;另一方面,IPR在与研发一起评审讨论的过程中,又可以主动引导研发人员进行专利挖掘,因为IPR经过前期的专利分析,无疑是更清楚相关技术及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状况的,也是更有利于启发研发人员进行发散的。
以我在公司中实际处理过的一个报告为例。
公司研发提出希望对国外的一家创新型公司(以下简称X公司)的H技术展开调查分析,期望可以由此开发出区别于H技术的解决方案,并使用在公司的产品中,同时进行专利布局,形成自有的知识产权。
我们针对此报告的做法包括了:
(1)从X公司的所有专利中筛选出了与H技术高度相关的十多件专利,并对每件专利都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解读细化到专利技术方案的实现原理、实施例的不同实现方式、与本公司技术或产品的比对),并从IPR的角度提出了自己设想的技术方案及问题;
(2)根据上述步骤形成第一轮的初步报告(直接以PPT呈现),发给研发部;
(3)组织研发人员集中评审讨论。评审讨论过程中,一般由负责专利解读的IPR先行讲解介绍,介绍过程中研发人员可以随时打断并针对问题进行讨论;而IPR也可以从专利的角度,引导研发进行发散。由评审讨论产生的结果包括两类,一是规避方案或新方案;二是新的检索条件(比如研发要求扩展到X公司以外的其他公司);
(4)再次检索与评审。
由此可见,这样的评审讨论前前后后进行多轮后,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触入到研发的真正需求,也让研发看到了IPR工作的价值,双方后续的工作协作将变得越来越顺畅。
到目前,针对H技术,我们的研发已经扩展产生了40多个技术方案(其中30多个已完成了专利申请)。其中,由IPR主动提出的技术方案就有近10个。
从上述这个案例中,个人深有体会的一点是:
(1)、在思维碰撞或头脑风暴中,将可能产生双方意料不到的成果;
(2)、IPR要做到对技术及专利均有深入了解,如果研发认为IPR很不专业,那对后续工作的开展将十分不利。
那么,工作到了这个阶段,是不是可以完美收官了呢?
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就这样结束工作,而是继续以情报收集、整理的方式,不定期的调查、收集X公司的情报。需要提醒的是,这里的情报不限于专利与技术,还包括了公司、市场等方面的情报。
意料不到的事情再次发生了,我们通过线索跟踪到X公司被行业内的Y公司收购的情报,并第一时间将信息情报发送给决策层作为参考,再次有效证明了IP团队工作的价值所在。
工作做到这个程度,你还会觉得专利分析仅仅只是简单的分析和报告呈现吗?
总结下来,我们觉得分析报告要得到研发部门的认可,需要做到三点:一是主动,二是深入,三是动态。针对前两点比较好理解,第三点如何理解呢?其实可以结合下面这个图来说明:那就是从原先的一个点(X公司)和一条线(H技术)逐渐向另一个点(Y公司)和一个面(X公司、Y公司及H技术关联并扩展的行业)延伸。换句话说,就是从原本主要是研发和IP之间相对单一的一维关联,向研发、IP、决策层及其他部门之间更系统的多维关联面发展。
传统专利调查分析的延伸示意图
对于企业内部的IPR来说,这种主动深入的态度,将使得专利调查分析工作从“被动的按照研发需求来开展”向“主动的引导研发来开展”的方向转变。相应地,IPR的工作,也变成了以专利为切入点,延伸至切入其它情报工作的范畴之中,这对于个人的能力提升,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二、市场
也许有人会问,专利分析与公司市场环节也有关系吗?
如果仅仅是传统套路式的专利分析报告(专利申请趋势、IPC分类、主要申请人、技术功效矩阵),那对于企业的实际市场运营环节来说,确实起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那么假设通过专利分析能了解到市场动态信息呢?要知道在技术演变越来越快的邻域,比如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的消费性电子产品领域(如手机),新产品早一个月或晚一个月的发布,往往都会带来市场占有率的极大差异。如果能提前知晓竞争对手或行业领头羊的市场动态,那对于提前做好市场布局,占领市场将是非常有利的。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了解到行业的市场动态信息呢?
我们以专利来看,其作为直接反映新技术、新产品的风向标,其实是很多企业窥视竞争对手的一个较为有效的手段。这也许就是Apple的专利一经公布,很快就会有文章进行分析,且这些文章能得到专业人士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由于专利申请的周期较长,加上新技术从诞生到运用通常都需要较长的时间,这就客观上制约了专利信息的有效利用。也即,直接跟踪竞争对手的专利可能并不能快速、准确的把握竞争对手的技术、产品的真正动向。
那么,应该如何突破这些瓶颈呢?
(1)专利预警。跟踪主要竞争对手最近时间段(如一个月)公开或公告的专利信息;当然,如果这样做的话,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因为目前很多公司的IPR都是这样做的。实际工作中,我会建议你做得更深入一点,比如可以按照公司研发的技术模块对专利进行分类,并通过较长时期的跟踪,来了解并预测竞争对手可能的技术方向和动态,即熟悉竞争对手的套路来预测它下一步的动向;
(2)有价值的情报收集。通过行业网站、专业信息平台、竞争对手官网及展会等途径跟踪行业内的竞品发布信息、最新行业报道、技术发展动态等。这么做的好处是能够从市场的角度去印证上述的预测动向。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些情报收集工作和专利并不直接相关,和本篇的主题“专利分析”就更偏离了。
但是,我并不这样认为,原因在于:
(1)我们不应该过多地设定自己工作的边界。事实上,很多公司在正式推出一款新产品之前,都会提前通过新品发布会、展会、众筹、交流会等方式来进行预热和造势,这些素材恰恰都能为你提供进一步跟踪、判断竞争对手的新产品动态的机会,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2)事物之间都是相关联的。在当今全球资本横行的时代,很多公司的商业运作,如收购、合作等,都会多少涉及专利、产品、市场等情报,那么从更广的视角来看待专利,反而会让你能够突破专利工作本身的视角瓶颈。
总而言之,企业市场环节并不像传统思维认识的那样,游离于专利分析之外,关键在于我们IPR能否真正跳出传统专利分析工作的套路,站在市场的角度,向更广、更深的层面去拓展。
三、决策层
如果说企业是大海中远航的船,那么老板就是船上的船长。为确保航程的安全和顺利,他需要及时地获得所有关系到船、天气、航程等全方位的、准确的、有价值的信息。而IPR就好像提供这些信息的船员,是老板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
如果一个报告能够切中老板的真正需求,有可能通过决策机制影响到整个公司的运转,可以说这就是报告的最高境界了。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老板的真正需求呢?
这里重要的一点就是要 “从老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为了报告而报告。
那么如何做到“从老板的角度去思考”呢?这需要从老板在报告中的角色定位谈起。毫无疑问,老板看一份报告,最重要的是为了做决策,从这个角度看,报告应以方便老板做决策为原则,尽量做到简洁有用。而从公司的决策产生机制看,可以说任何一个决策的产生都离不开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从产业链上看价值链,然后站在价值链上看核心竞争力。
比如我目前工作的公司,作为激光显示的开创者,所专注的激光显示,正是在显示这个竞争白热化的领域中,针对大屏显示这个相对的小领域,切准现有客户在追求大尺寸视觉享受的同时,希望获得低成本、广色域、高亮度的需求去做差异化,并进一步在大屏显示领域针对具体的细分市场,如影院、工程、商教、家庭等进行创新开发,从而形成自身的核心力。
因此,在现今各项技术、产品快速更新、迭代的创新时代,公司关注更多的早已不是传统宽泛的领域,而是大领域里面切合客户痛点、具备不易复制的差异性、能给客户带来附加值的细分领域。而如果我们在做专利分析时,还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制作专利地图,做申请趋势、地区分布、专利权人、IPC分类、技术功效矩阵分析,那显然并不能形成真正有助于让老板做决策的信息。
再以我在前任公司(以下简称F公司)工作期间曾经负责完成的E技术(电子墨水)专利分析为例,这个专利分析的主要输出包括了:
(1)企业在产业中的定位
这个分析中,F作为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原始设计商)企业,针对E技术,我认为F的决策层领导提出该专利分析所期望看到的信息可能包括了:梳理切入E技术领域的风险、产业中的竞合态势及其中的可发展机会等。
基于此,我以E技术的相关专利为切入口,分析、对比E技术的主流类型及对应的主要厂商。这些信息有利于决策层为以下问题做决策:
A、我方是否有足够的技术优势?
B、我方要进入这个领域,选择哪种类型的技术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且可更快速、容易地实现产业化?
(2)E技术产品的未来市场布局方向
E技术实现产业化的话,什么产品具有更好的市场前景?是否可以从分析中发现可能给我方带来发展的市场机会?
(3)产业参与者的竞合关系
在报告中,我结合E技术产业的各主要厂商及市场信息(如合作、供应),分析E技术产业链,并进一步针对各主要厂商进行剖析。由此,梳理出E技术的产业态势和秩序,分析得出我方的竞争压力和合作机会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为直观、快速的获取信息,我从整个E技术产业的竞合角度,以图表的方式展现了E技术的产业链,如下图所示。其中涵盖了E技术产业上、中、下游各主要厂商及其相互之间存在的供应、合作、竞争等关系。
E技术产业链简化示意图
(4)在产业背景下,专利存在的风险及机会
在E技术产业的现有格局中,我再结合专利,分析可能存在的专利风险及应对措施,同时分析我方已拥有的专利或要进一步开展的专利布局在未来可能发挥的作用(如能否增加谈判筹码,或者作为反诉武器)。
总之,因为专利本身同时具备技术、法律及市场三个基本属性,而一个企业的运营环节,又是与这三个属性密切相关的。因此,我认为,IPR在做专利分析时,应跳出传统套路的局限,从代表技术的专利、涉及产品的市场、体现企业经营状况的财务、涵盖诉讼的法律等方面深入地去挖掘、分析,才能做出一份能在企业落地,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专利分析报告。
注释:
作者简介:罗伟欢,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知识产权与法务部CI中心高级经理,第一期全国专利信息实务人才,曾先后就职于富士康和深圳中科院知识产权投资有限公司。
延伸阅读(本文出自《【IP之道】书籍)
下面附上《IP之道》的网络购书渠道链接。
欲购买《【IP之道】解密30家中国一线创新公司的知识产权是如何运营的?》书籍可点击以下三种不同渠道链接购买。
1、京东购书渠道:http://item.jd.com/12263673.html
2、当当购书渠道:http://product.dangdang.com/25207454.html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罗伟欢,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知识产权与法务部CI中心高级经理
编辑:IPRdaily赵珍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推荐阅读
“投稿”请投邮箱“iprdaily@163.com”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媒体+产业服务平台,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人,用户汇聚了中国、美国、德国、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成长型科技企业IP高管、研发人员、法务、政府机构、律所、事务所、科研院校等全球近50多万产业用户(国内25万+海外30万);同时拥有近百万条高质量的技术资源+专利资源,通过媒体构建全球知识产权资产信息第一入口。2016年获启赋资本领投和天使汇跟投的Pre-A轮融资。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IPRdaily.cn 中文网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