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袁博 同济大学
原标题:什么是“其他缺乏显著特征的”—小议商标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
商标法第九条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具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并不的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其中,“具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指的就是商标的显著性,是指该标志使用在具体的商品或服务时,能够让消费者能够建立起该标志与商品或服务来源的联系。
商标显著性是商标注册的核心要件,正因为如此,我国《商标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注册:(一)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的;(二)仅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三)其他缺乏显著特征的。”
那么,如何理解《商标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的“其他缺乏显著特征”呢?我们先来看三个例子:
例一:“贼地道”商标驳回复审决定书(商评字[2017]第0000075606号)节选
我委(注:为商评委,以下同)认为,申请商标由纯文字“贼地道”构成,其使用在指定商品(注:压力锅等)上,难以起到区分商品来源的作用,缺乏商标应有的显著性,已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之情形。……我委决定如下:申请商标在复审商品上的注册申请予以驳回。
例二:“包你好运”商标驳回复审决定书(商评字[2017]第0000120256号) 节选
我委认为,申请商标“包你好运”属于日常用语,指定使用在面包等商品上,相关公众一般不易将其作为商标标识进行识别,不能起到区分商品来源的作用,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所指缺乏显著特征之情形。……我委决定如下:申请商标在复审商品上的注册申请予以驳回。
例三:“互联网法律记者沙龙”商标驳回复审决定书(商评字[2017]第0000112010号)节选
我委认为,申请商标“互联网法律记者沙龙”为短语词句,将其作为商标使用在指定服务(注:培训等)上,不易被作为商标识别,难以起到区别服务来源的作用,缺乏应有的显著特征。故申请商标已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所指的情形。……我委决定如下:申请商标在复审服务上的注册申请予以驳回。
不难看出,上述商标包括过于简单的文字、口号或广告语等等,其共同特征是无法让消费者在心理上意识到是商标。由于商标的本质在于防止消费者产生混淆并指明商品来源,因此当一个商业标识甚至让消费者都不能发现或者发现了却不能意识到是商标时,自然不符合商标注册的显著性条件。例如,前述案例中将“包你好运”指定使用在面包类商品上或将“贼地道”指定使用在压力锅类商品上,相关公众看到后容易将其识别为一般的广告宣传语,因此难以起到区分商品来源的作用,在不具备“第二含义”的前提下,不具有显著特征。
在实践中,此类商标包括过于简单的线条、过于简单的几何图形、常见的装饰性图案、过于简单的字母组合(如“JT”)、过于简单的数字组合(如“5203”)、常用祝颂语(如“新年快乐”)、常见广告宣传语(如“有氧生活”、“奇迹在这里产生”)等。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方面,过于复杂的文字、图形、数字、字母或上述要素的组合,同样属于“缺乏显著特征”的商标。[1]这是因为,就文字商标而言,文字越多反而会导致商标的显著性构成不足,这是为什么呢?对于过于复杂的文字商标,虽然具备了足够的显著性不会与其他的商标相混同,却因为消费者难于记忆而无法发挥指明商品来源的功能,换言之,过于复杂的文字商标,过度的“显著性”反而导致事与愿违。
正如英国教授杰里米菲利普斯在《商标法实证性分析》一书中指出的那样,一件商标易于记忆的事实使得其更容易被认可显著性,这是因为,这个商标的易于记忆会方便首次消费获得满意体验的消费者进行重复购买。
值得注意的是,在判断商标是否符合《商标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的“缺乏显著特征”时,必须要以相关领域的普通消费者的视角去分析判断,即遵循“结合相关公众认定原则”[2],具体而言,必须结合具体的消费对象和群体来判断。
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在“沩山牌及图”商标行政纠纷案中指出,判断争议商标是否应当依据《商标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等规定予以撤销时,应当根据争议商标指定使用商标的相关公众的通常认识,从整体上对商标是否具有显著特征进行判断,不能因为争议商标含有描述性文字就认为其整体缺乏显著性。本案争议商标由沩山牌文字、拼音及相关图形组成,并非仅由沩山文字及拼音组成,其商标组成部分亦属该商标的重要组成部分。[3]
因此,不能据此断言争议商标应当依据《商标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等规定予以撤销。
注释:
[1]董葆霖:《案说商标法》,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65页。
[2]黄晖:《商标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第58页。
[3]参见孔祥俊:《商标法适用的基本问题》,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年版,第77页。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袁博 同济大学
编辑:IPRdaily 赵珍 / 校对:IPRdaily 纵横君
“投稿”请投邮箱“iprdaily@163.com”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媒体+产业服务平台,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人,用户汇聚了中国、美国、德国、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成长型科技企业IP高管、研发人员、法务、政府机构、律所、事务所、科研院校等全球近50多万产业用户(国内25万+海外30万);同时拥有近百万条高质量的技术资源+专利资源,通过媒体构建全球知识产权资产信息第一入口。2016年获启赋资本领投和天使汇跟投的Pre-A轮融资。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IPRdaily.cn 中文网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