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
原标题:一件专利坎坷的一生
从事专利工作每天都和专利打交道,但大多数的专利就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终身默默无闻。也正如只有少数人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点什么,只有极少数的专利能够为世人所知。如果有这样的专利的话,美国专利US6456841可以算是一个。
Tam Harbert撰文讲述了这一专利坎坷的一生,专利“人生”的每一小步都牵扯到商业利益的一大步。而这件简单的智能手机专利,处在了商业利益的中央。
让我们一起追踪US6456841坎坷的一生,以下是翻译正文:
东京的富森健史,是三菱电机株式会社的一名工程师。他有一个想法:如果在收到信息时通过在手机上显示图标(icon)来提示手机用户会怎么样?他研发了这一想法的详细技术,其在三菱电机株式会社的律师1999年提交的专利中被称为“有效通知用户再生等待信息的移动通信装置”。三年零三个月之后,美国专利商标局授予了富森健史和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专利权,美国专利号为US6456841。为了简单起见,下文中将该专利简称为“图标专利”。
获得专利权之后的九年内,图标专利一直很平静。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当时手机远非今日随处可见。但是细想一下富森健史的想法,是不是有点像收到新消息时短信、邮件以及社交媒体图标上的“小数字”?
莫里特·霍克&哈罗夫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史蒂芬·鲁宾说,三菱电机株式会社的专利实际上更多的与旧手机相关,“可以追溯到翻盖手机时代了,那时候在只有打开手机才能看到显示内容”。尽管存在这一关键差别,2011年高新技术领域的某些人突然对图标专利产生了兴趣。
这时候,智能手机专利战已经白热化。2011年,苹果起诉三星电子智能手机相关专利和商标侵权,并且三星电子提起了反诉。苹果和摩托罗拉也卷入了类似的全球法律战,尔后谷歌以125亿美元收购了摩托罗拉,这便成为了苹果和谷歌的恩怨。在谷歌想购买北电6000多件移动通信相关专利时,由苹果、EMC、爱立信、苹果、Research In Motion(黑莓)和索尼组成的财团花45亿美元使得该知识产权免于落入谷歌之手。
在这一诉讼背景之下,2011年3月4日,苹果公司悄悄地收购了图标专利以及三菱电机株式会社的另外11件专利。(据推测,苹果要么给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付了不少钱,要么进行了知识产权交换,但这两家公司都没有对外声明。)
仅5个月之后,苹果将这12件专利转移给了一家名为Cliff Island的公司,这是由Digitude Innovation(一家美国消费电子产品技术授权公司)成立的空壳公司。Digitude总部设在弗吉利亚州,其自称为专利收购和许可公司。但一些知识产权专家将其称为“专利流氓”,考虑到其现在的行为,专利流氓的称谓似乎很贴切。Digitude成立于2010年,主要由位于纽约的私募股权知识产权公司投资5000万美元。2011年11月,图标专利和另外一件三菱电机株式会社的专利(US6208879,我们称为图标专利的同伴)正式从Cliff Island 转移到Digitude。
整个2011年,Digitude忙于从另一家名为Hupper Island的空壳公司购买了另外数百件专利。(Cliff和Hupper是缅因州沿海的小岛名。)其中大多专利来自于总部设在加利福利亚州的Adaptec公司,其正在出售其芯片相关的知识产权。
最终,2011年12月,Digitude购买专利的目标浮出了水面:其在特拉华联邦地区法院起诉了9家公司侵犯其4件移动电话专利-图标专利和其同伴专利,以及另外两件来自于Adaptec的专利(US5929655和US5926636)。这两件Adaptec的专利实际上并不怎么与移动电话相关,一件是两用I/O电路,其不占用芯片上太多空间就可以实现;另一件描述了在异构计算机网络上实现“远程过程调度”的方法。
被Digitude指控侵犯其知识产权的产品包括亚马逊的Kindle Fire、HTC的EVO 4G、LG电子的VS910和Optimus V、摩托罗拉移动的Droid Razr和Droid 3、诺基亚的Lumia 710、Pantech无线的Breakout、Research In Motion的黑莓9930和Curve 8530、三星的Galaxy S2,以及索尼爱立信的Xperia play、Xperia play 3G和X8 Black 3G。
很长的一份清单,请注意这里面并没有苹果!
Digitude同时还以这四件专利,在美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ITC)提起侵权指控。专利专家称,美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正在越来越多地被这么用:当事人试图通过在提起侵权诉讼的同时进行官方投诉,来保证案件效果。这种双管齐下的方法迫使被告和解,而不是同时战斗在法院和ITC两条战线上。
在侵权指控中几乎包含了所有被控侵权诉讼中的公司:亚马逊、HTC、LG、摩托罗拉、诺基亚、Research In Motion、三星以及索尼爱立信。这份名单没有苹果和Pantech。(后来Digitude修改了起指控,将Pantech加入到被指控行列。)在ITC指控中Digitude寻求禁令,以禁止侵权产品进口到美国。莫里特·霍克&哈罗夫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史蒂芬·鲁宾说,ITC总是快于法院。要在法院取得禁令更为困难。
虽然一些知识产权案件会被拖上好几年,但这一案件却迅速结束了。Digitude在2012年5月撤诉,并在一个月之后放弃了ITC指控。在这背后,Digitude已经同意以4580万美元将这4件连同另外500件专利出售给RPX公司。RPX就是所谓的防御性专利聚合公司,意在购买专利以免专利落入专利流氓之手,从而保护包括HTC、LG、Pantech、三星以及索尼在内的客户。该案件中的其他被告(例如苹果)没有被提及,也许苹果也在其中。(RPX并不公开其所有客户。)
据RPX2012年8月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报告,该公司和其11个客户在2012年3月与Digitude、Digitude旗下一个名为Preservation Technologies的子公司、罗伯特·克莱默(Digitude和Altitude资本的主席)以及他的夫人苏珊·克莱默达成协议。该协议授权RPX上述的500多件专利以及Altitude资本的“所有会员权益”。
在向IEEE 的一份声明中,RPX指出“这笔交易的结果是,我们通过移除一个关键的专利组合以及限制一个非常成功的NPE将来的行为,为我们的客户网创造了立竿见影的价值”,RPX请克莱默作为其顾问,声明中提到“克莱默是这一领域的先行者,我们相信其市场洞察力和NPE分析专长能够为我们的服务增加价值”。
换句话说,RPX解除了其对手,并可以自由地使用其“弹药”。知识产权咨询公司布罗迪铂尔曼协会的CEO布鲁斯·伯曼说“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交易”,他补充说RPX的方法是有效的。“RPX的许多成员花费超过10亿美元研发费用,同时花费上亿美金的法律成本以及提交和维护费。花500万美金加入RPX,他们将在NPE风险上取得有利位置,最重要的是这样做可以共享成本。我想说这些钱花的物有所值。”
到目前为止,图标专利(历久弥香的专利US6456841)还在RPX手中。但是,知识产权顾问公司Pluritas的创始人罗布·阿罗诺夫说其可能会再次被转手。他说,最有可能的是,这笔交易需要RPX持有这些专利一段时间,在此之后上面被提及的11家公司可能有权购买他们想买的任何专利。他说“这些专利可能最终会到RPX会员手中。”
如果这个故事有好的一面,那可能是极少的专利有如此冒险的旅程。一项发明产生,递交了一份专利申请,接着专利被授权,但除了发明人没有人知道。最后,这件专利在20年后默默的去世。
“大概97%的专利是没有价值的,”伯曼说,“大多数专利的一生并不是很有趣。”
从这件专利的故事可以看到很多,了解到美国专利玩法的复杂性。这件专利还包括三件中国同族专利,现将其独立权利要求摘录如下,供大家学习。
CN1247441
一种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响应使用开始动作,在显示屏面上以窗口形式显示菜单画面,在该菜单画面内配置有与至少包含未读信息的再生等待信息对应的图标。
CN101945161
—种再生等待信息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使用者的使用开始操作的操作检测处理;
在存储装置中存储至少包含未读信息的多种再生等待信息的存储处理;
将显示画面显示于显示装置的显示处理;和将与存储在上述存储装置中的多种再生等待信息的每一种分别对应的显示画面在上 述显示装置上显示的控制处理;
上述控制处理判断在上述存储装置中是否存储有上述再生等待信息,在存在上述再生 等待信息的情况下,在上述显示画面的规定位置显示表示存在上述再生等待信息的图标以 及字符,同时,响应上述使用开始操作的检测,在上述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上以窗口形式显 示包含与上述再生等待信息的每一种分别对应的图标的菜单画面。
CN1662086
一种移动通信装置,具有在关闭时保护设置在本体上的操作部,打开时可操作该操作部而使用的结构,该移动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开闭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上述开闭动作;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接收或输入的多种再生等待信息;和控制装置,显示与存储在该存储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再生等待信息对应的图标,使得不阻碍在显示部显示的待接收画面上的待接收显示;
上述控制装置响应由上述开闭检测装置检测出开操作,判断在上述存储装置中是否存储着再生等待信息,当判定存储着再生等待信息时,将与存储的一种或多种再生等待信息对应的显示在上述待接收画面上的比上述图标显示位置更接近中心的显示位置显示,并且在与上述再生等待信息对应的显示被选择时,执行与响应该选择操作而被选择的上述显示对应的功能。
来源:微IP
作者:香槟
编辑:IPRdaily.cn LoCo
校对:IPRdaily.cn 纵横君
本文来自微IP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