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律法律产权版权版权版权版权律师事务所
IPR Daily,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新媒体
426.cn,60万知识产权人的上网首页
国内海报“撞脸”现象严重(制图 刘青)
一套成功的海报既能对电影起到宣传作用,具有票房号召力,也能展示出电影所传达的核心理念和电影的美学气质。因此,好莱坞对海报的重视程度非常高。但在国内,海报在电影业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成为产业短板。这也让越来越多的从业者直接“拿来”别人的作品,而少有自己的原创。
海报是电影的第一张脸,是一部电影首先抓住观众眼球的元素。但很多海报设计者浑水摸鱼,投机取巧,不按工业流程,或抄袭国外获奖广告,或抄袭国内同行的海报。不仅中小投资国产片的海报涉嫌抄袭,就连投资过亿元的大片,也常有海报抄袭的现象。海报作品一直是“拿来主义”。这种抄袭现象也导致中国电影海报的设计水平距离好莱坞相差甚远。是什么原因导致国内电影海报抄袭事件频出?谁来根治电影海报抄袭乱象?这样的恶性循环会给行业带来什么影响?
设计师原创动力不足
从最近上映的电影中不难发现,很多海报长着一张“似曾相识”的脸,或是颜色和某部国外大片的海报类似,或是构图和某张热映的大片海报雷同,或是直接照搬经典影片海报的场景,再改改具体细节,如主演的照片、名字或其他细节等。虽然可以偶尔蒙蔽一些观众,但这些细节逃不过专业人士的眼睛。“我们每天会在素材库里看成千上万张海报,谁的海报抄袭,我们眼睛一扫就知道。”一位资深海报设计师表示。
抄同行、抄日韩、抄好莱坞……是什么原因导致国内海报抄袭现象如此疯狂?“从客观条件来看,由于全国专业做海报设计的公司仅30余家,而中国一年大概生产600部电影,平均一家公司承担要20部电影的海报设计工作。时间上来不及,就容易去走捷径——抄袭。”设计师李拓表示,“同时,海报设计专业人才少,有的设计师没有精力构思,又想名利双收,于是,越来越多的海报作品走上抄袭之路。而对于电影公司来说,由于签合同时已将设计费支付给海报设计公司,钱都花了,能了就了,也不想把事情闹大。”所以,尽管会发现很多海报抄袭的现象,但很少见过一个相关起诉案件。
另外,很多影片的拍摄费用紧张,宣传费用也低,在这种情况下,有的电影海报都由非专业人士设计,设计费用还不如一个房地产广告策划所得的报酬多。一般情况下,商业片可能愿意花二三十万元在海报上,但文艺片或公益片往往不会花这么多钱。而在欧美,电影海报创意团队的工作周期与电影的创意周期是同步的,甚至长达数年。
因此,提升中国电影海报设计师的水平及其相应报酬,才是保证电影海报独创性的基础。
“电影海报市场的畸形、混乱,会导致行业的整体水平下降。中国目前的海报设计水平连韩国都比不了,更不用说日本。”李拓表示。日版海报有独特的日本美学体系。好莱坞大片全球发行时一般不允许他国更改他们的原始海报,但却允许日本制作自己版本的海报,而日版海报也常被用来在亚洲其他国家宣传使用。日本的原创实力与美学体系使他们享有“特权”,这也应成为中国设计师的奋斗目标——设计出有独特民族美学的海报。
其实,好的电影海报极具收藏价值。德国1927年科幻电影《大都会》的海报,在电影海报交易网站上的交易价格从69万美元升至120万美元,在7年内身价涨了51万美元。
发挥空间少、设计费用低、不受重视
“制片方包给发行公司,发行方包给制作公司,制作总监包给员工,员工包给实习生。”有海报设计师这样形容一张“抄袭”海报产生的原因。
其实,整个行业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苦衷。电影海报设计师张涡轮表示:“我们的工作流程是从电影立项就开始跟进,看剧本、住剧组、看样片。不仅我们,大部分海报团队都是这种工作模式。电影海报并不是设计师有很多发挥空间的一个领域,设计对于制片方来说是优先度比较低的一环。前两天我和某导演兼制片人兼董事长开会,对方说,一定要抄好莱坞的,要跟某经典大片的海报一样,我是抄还是不抄?”
在国外,为一部大片设计海报需要上百万美元成本,在国内,这笔费虽然从数十万元到百万元,但依然不是一笔小数目。一位广告公司职员说:“没钱,有再好的设计和创意也实现不了。钱少我们做的不少海报就只能应付,下载照片进行制作,不过几百元。只要没有差错,各方都满意就行。”
计师马超透露:“制作海报的预算从投资开始就有,一般是几十万元的投入。那制作费用都用到哪些环节了呢?不同的电影、不同的导演,花费都是不同的,有的小片不注重海报,做一两张只要几千元、几万元。这些钱主要用于支付设计费,有时还包括另外两项开支,一是拍摄平面照片,二是设计师跟场。电影《武侠》的海报,导演陈可辛先后改了100多个版本。除了马超的团队,制片人陆垚还动用了内地4个、香港4个团队,有的设计过不了,直接放弃,但设计费照付。
不过,电影制片人袁冰涛认为,中国电影海报抄袭不完全是设计预算低的问题——《太极》的海报是打包去美国做的,在国内做还要便宜,而《大闹天宫》的海报其实还高于好莱坞电影海报的价格。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不健全
“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抄袭没有被曝光,抄袭者也未付出任何代价,这种走捷径的方式就像海报行业的一个蛀虫,等蛀虫慢慢腐蚀这个行业,行业的大树就会倒下来。”李拓表示。
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冰表示,至今为止,中国尚未有电影海报版权争议提交给法院处理的案例,版权保护的执法部门也少有监管举措。而在我国港台地区和海外,电影海报版权保护机制较完善。面对宽松的法律环境,电影产业投资人和电影海报设计人,很少会重视电影海报的版权问题,甚至默认抄袭的做法。所以,加强法律保护,提升违法成本,才能解决电影海报的版权保护问题。
张冰说:“现阶段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制度尚不健全。对于电影公司来说,他们起诉抄袭者也赔不了多少钱,顶多就是几万元而已,还不够支付诉讼费。而法院关于知识产权的判决是补偿性而非惩罚性赔偿,赔偿金额较低,因此导致被侵权的一方维权动力不大。而对于侵权的一方来说,违法成本很低,不需要付出更大代价,因此更加肆无忌惮。”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国外经典电影海报常常成为国内海报设计者抄袭的对象,但我们很少见到这类起诉。
“被抄袭者也会有一个考量,假如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海报被中国某个设计公司抄袭了,他肯定不愿意与国内设计公司打官司,一是浪费时间,二是跨国诉讼的费用太高,三是这样的官司反而会助推国内一些无名海报设计公司的名气,对于名气大的一方来说得不偿失。”李拓表示。追究山寨海报的成本高是好莱坞海报制作公司对此放任不管的原因。而且,涉及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问题,各个国家之间的司法制度不同,也很难界定是否抄袭。
缺乏专门的版权监管机构
对于广大海报设计从业者来说,建立权威的行业监管机构是当务之急。“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版权或监管机构可以维权,被侵权的个人或公司也不知道应该去什么部门维权。海报作品的版权往往属于电影公司,电影公司经常因忙于电影制作、宣发等而忽略了海报抄袭这类‘小事’。”李拓表示。
美国电影海报制作极其注重品质,有时一款海报的设计成本高达十余万美元。好莱坞的海报物料属于美国电影工会,而中国还没有类似的权威机构,可以在业内起到监督作用。
在欧美,电影海报业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行业,从制作流程、评选机制到版权保护,欧美海报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制作体系,一些电影海报评选机构的评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海报设计师和海报制作公司在行业里的地位。每年,除了影评人协会、海报制作协会等多家专业机构对海报制作予以评奖外,不少专业型网站也会评选出自己心目中的年度海报,而当选最佳海报的公司自然也会在得奖之后获得更多的金钱收益。
很多海报设计师认为,中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设立专门的海报评审机构或者行业委员会,负责电影海报的专业评审以及版权保护工作。例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海报监管部门,支持中国原创海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刘妮丽
编辑:IPRdaily赵珍
本文来自中国文化报,并经IPRdaily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文章不代表IPRdaily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