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我们已发送验证链接到您的邮箱,请查收并验证
没收到验证邮件?请确认邮箱是否正确或 重新发送邮件
确定
产业行业法院投稿诉讼招聘TOP100政策国际视野人物许可交易深度专题活动湾区IP动态职场商标Oversea晨报董图公司审查员说法官说首席知识产权官G40领袖机构企业专利律所

有思考过吗?什么样的人适合创业?

产业
阿耐9年前
有思考过吗?什么样的人适合创业?

IPR Daily,知识产权第一新锐媒体


有思考过吗?什么样的人适合创业?



什么样的人适合创业?有情怀的人,可能他们会说我立足于解决某行业的痛点,我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等。特别是互联网初创项目,很可能只是个idea演化而成的。从情怀出发,最终还是要落地,走向商业化运营。


简单来分类的话,兹认为互联网初创企业可以模糊的大致分为这么两类:一类(以下简称A类),是有独特技术内容的,技术是其核心,可复制性差;一类(以下简称B类)是以idea为主,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为主,或者挖掘了某一细分市场领域,可复制性高。


互联网发展到现在,已经进入相对白热化的阶段,竞争十分激烈,也出现了巨头,特别是以idea为主的项目,必须要做到细分领域的巨头,才能有存活的空间,也需要强大的后续资源配套。故而一个项目的成败,不仅仅是项目本身的好坏,后续是有“金主”、“贵人”相助尤为重要,可以理解为资源整合的能力有多强大。


除了关注普遍的市场容量、市场增长速度等,就一些更为具体的关注点展开一些讨论。


A类项目关注点:


1、技术成熟性:研发能力理应是如BAT实力强,研发投入也很大。此类项目的技术可能是比较细分领域,研发投入并不是很大,但是比较专注。大公司就没有特别花费人力物力去投入到一个很细分的领域,这时就给了一些项目技术机会。


那么这时需要考察该项目技术的成熟性,或者是考察技术后续发展是否有瓶颈,后续还需要投入多少的精力、物力。由该项技术衍生的产品是否成熟。


2、技术开发和应用依托的资源:现在是大数据时代,技术最终面对的是市场。首先该项技术的来源是否需要基础大数据分析?大数据来源于哪?大数据来源是否有垄断性?


3、技术的应用(盈利模式):鉴于是细分领域的技术,也属于轻量级的技术产品,后续的应用很可能是与大公司进行合作(自身单独去开拓市场花费的精力大,效果不一定好)。在市场化运用时,可以作为某一插件嵌入到其它大公司的软件中,作为某一部分功能。或者更为甚者,可以被大公司收购(或者买断)这一项技术。


B类项目关注点:


此类项目技术不是最关键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如何清晰实现才是最关键的。可以采用演绎法(或者从自己就是该项目的对象客户)去考察项目。



1、市场拓展方式:有些就是作为一个平台,联系需求方和供给方,不过是瞄准了市场上某一个独特(或者是发现创造)了一个领域。用微信方式等成立了自己的平台。如家庭厨房等就是这样的例子。这时市场拓展方式是很必要的,也是该种项目最关键的,要把量做上去,使用方多了平台才有价值。如何进行线下、线上推广?现在很简单、粗暴的做法就是补贴,那么这样的项目就需要“大户人家”进行支持,不仅仅是资金上的,还是其他资源方面给予的支持。该类项目容易复制,必须要抢占市场最先,要取得先发优势,市场份额做到最大才是最保险的。渠道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同时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


2、产品成熟、人性度:该类产品并不是技术为主导,不像杀毒软件,对象可能更为物化些,直接面对的是人(如打车软件等)。这时产品的用户体验显的尤为重要,需要根据用户的体验及时更新产品,这也是该类项目的竞争激烈所在。技术如何跟上消费要求越来越高的客户,对产品进行更新迭代。


3、需求的频率:该项目瞄准的市场需求是高频还是低频?如果是低频需求,那么该项目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用户用该软件的动力有多大?如果是求大概率事件,那如何把用户群扩大,增加粘度是需要考虑问题。


4、需求的实现度:也可以叫做订单转换率。通俗的说,就是需求能够被实现的成功率有多大。如打车软件,用户的叫车服务被实现的成功率有多大?


5、对于市场变化的判断:互联网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如随着wifi、及时通讯的普及,那么要重新看下现在的项目是否符合趋势?或者说是否由于新变化导致项目的市场空间被挤占、缩小,那么项目是否还有存活空间,是否要及时调整方向?


6、数据来源:大数据时代,谁赢得了数据就赢了一大步。如果项目本身数据的来源、获取都具有排他性,那无疑给项目增加了很多砝码。


7、盈利模式:特别对于社区化的项目,会牵扯到各方,各方的利益如何平衡、如何定价都是需要落实到实处的。项目的后期的盈利点在哪?是否具有可现实性?


总体来看,A类项目自身的内容物多点,B类项目很多是一个平台、桥梁,把某两类资源对接起来实现需求,B类项目就更强调资源的整合能力、平台的重要性、数据库的强大性、用户体验的关键性。正如很多人提到,互联网项目,需要在细分领域做到70%的市场份额才能够存活下去,安全系数会高,这也需要强大的资本、平台背景做支撑,前期不断“烧钱”的可能性很大,为了争夺市场。

 


来源:投行小兵

作者:郑刘婧

编辑:IPRdaily 王梦婷

阿耐投稿作者
共发表文章7443
最近文章
关键词
首席知识产权官 世界知识产权日 美國專利訴訟管理策略 大数据 软件著作权登记 专利商标 商标注册人 人工智能 版权登记代理 如何快速获得美国专利授权? 材料科学 申请注册商标 软件著作权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专利侵权纠纷行政处理 专利预警 知识产权 全球视野 中国商标 版权保护中心 智能硬件 新材料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躲过商标转让的陷阱 航空航天装备 乐天 产业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著作权 电子版权 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中国专利年报 游戏动漫 条例 国际专利 商标 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费用 专利管理 出版管理条例 版权商标 知识产权侵权 商标审查协作中心 法律和政策 企业商标布局 新商标审查「不规范汉字」审理标准 专利机构排名 商标分类 专利检索 申请商标注册 法规 行业 法律常识 设计专利 2016知识产权行业分析 发明专利申请 国家商标总局 电影版权 专利申请 香港知识产权 国防知识产权 国际版权交易 十件 版权 顾问 版权登记 发明专利 亚洲知识产权 版权归属 商标办理 商标申请 美国专利局 ip 共享单车 一带一路商标 融资 驰名商标保护 知识产权工程师 授权 音乐的版权 专利 商标数据 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法 专利小白 商标是什么 商标注册 知识产权网 中超 商标审查 维权 律所 专利代理人 知识产权案例 专利运营 现代产业
本文来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为http://www.iprdaily.cn/article_12085.html,发布时间为2016-03-05 10:23:30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

    我也说两句
    还可以输入140个字
    我要评论
    回复
    还可以输入 70 个字
    请选择打赏金额